九月 5, 2017
【孩子學畫畫】家長應具備怎樣的心態?
首先我們先一起來看看孩子1-9歲的塗鴉變化:一歲,手的運動軌跡
一歲半多以往返的塗鴉為主 一歲半以後一歲半以後的孩子會從大的連續圓圈到小的連續圓圈發展,
而到了兩歲,孩子就会画單獨的線條和封閉的圓圈,畫畫意識開始萌芽。二歲孩子的塗鴉 三歲的孩子開始有目的地動手畫畫,用很多圓組成的畫面來講述自己的故事,三歲半左右圓圈上畫上點和橫線的頭部人像的形象開始在孩子的畫中出現。三歲的孩子三歲半的塗鴉 四歲,孩子開始在畫頭部的基礎上畫出手和腳,四歲半以後,孩子喜歡在紙上畫出各種各樣的形象,並且會有同一形象反復出現的情況,所畫的事物有關聯有故事。四歲半以後,孩子喜歡在紙上畫出各種各樣的形象,並且會有同一形象反復出現的情況,所畫的事物有關聯有故事。
五歲,各種事物各自具有的特徵和這些事物之間的關係,畫中的人物有穿衣服。 六歲,開始有了將事物抽象化和圖案化的能力,這也是書面語言和文字的基礎發展。孩子甚至能將聽到的故事表達豐富的畫出來。 七八歲,孩子到了七歲左右就會開始分別從正面、側面、背面三個角度來畫人物肖像了,接著就在八歲左右孩子會開始畫有動作的人物肖像。 九歲,孩子到了九歲終於開始採用和成人相同的觀察方式了,畫法也開始向寫實的手法轉變。了解了孩子畫畫的自然成長變化規律,再來一起看看作為家長在孩子學畫的道路上應該俱有的心態吧!
首先學會 “聽” 而不是 “看” 孩子的畫
首先學會 “聽” 而不是 “看”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聽”的,即孩子的畫是“聽”了才能明白的東西。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畫只有被“聽”了,被理解了,他們才會有種表達的樂趣,他們的繪畫行為才有意義。家長千萬不要質疑孩子為什麼不畫耳朵手腳等,只需要耐心並愉快地傾聽孩子們的故事就可以啦。孩子的畫在成人的眼中仍然有所缺失,但不要取笑他們的畫。否則會打擊孩子的繪畫熱情。
其次不要急於求成 貴在堅持
有的家長見孩子學幾次後拿不出“像樣”的畫時,認為時老師教的不行。實際上,當孩子捨棄了原來的方法,又對新的畫法不了解時,很需要一個對繪畫的重新認識的過程。但往往家長不理解、不容忍孩子有這個過程,光想著立竿見影,表現出一種急躁情緒。其實老師很容易滿足這些家長想看到孩子有一張“像樣”的畫的願望,可以在兩分鐘內安排好孩子要畫的內容,孩子也會按照老師的意圖把畫畫出來,讓家長滿意高興。但這種把意識強加給孩子的做法對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沒有任何好處,在教學上,一個好的老師,有時寧可讓家長誤以為老師沒有教“畫像”的本事,也不會把影響孩子一生的錯誤思維方式給孩子。
第三鼓勵孩子畫生活中的事
家長可以讓孩子試著多畫一些他親身經歷的發生在他身邊的事。比如:游動物園、觀看體育比賽、逛超市、看畫展、我睡覺的地方、過生日等等。在這裡家長需要做的只是啟發孩子把應畫的事想得周全些,幫助孩子把想像變成形象,而不能替孩子想,要引導孩子自己去觀察,家長不能把觀察的結果告訴孩子。具體怎麼畫家長不要管,讓他們大膽地去畫自己感受到的東西。最後也是最重要“肯定孩子的作品”當孩子將一幅畫完成後拿著畫讓家長看時,家長不要在看孩子的畫時老是提出某某小朋友畫得好,這樣您在孩子心裡就形成了一種印象,孩子為了讓您高興就會去學其他的畫法,在學會這些的同時也失掉了自己的個性。而有個性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